心脏超声(超声心动图)是利用超声波生成心脏实时图像的无创检查,能清晰显示心脏结构、血流方向及心肌运动,是诊断心衰、瓣膜病的“金标准”。医生通过观察图像中的“动态”与听诊器捕捉的“怦怦”声(血流杂音)专业的股票配资平台,可精准判断心脏功能。本文从原理、诊断要点、临床意义三方面解析这一检查。
一、心脏超声的原理:超声波“照亮”心脏内部
心脏超声通过探头向心脏发射超声波,遇到不同组织(如血液、心肌、瓣膜)后反射回波,计算机将回波转化为图像。检查时,医生会在胸壁涂抹耦合剂,用探头在左胸、心尖等部位滑动,实时观察心脏结构:
M型超声:显示心脏壁运动轨迹,评估收缩功能。
二维超声:展示心脏切面(如四腔心切面),观察瓣膜形态。
多普勒超声:检测血流速度及方向,识别狭窄或反流。
关键指标:
射血分数(EF值):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占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,正常值50%-70%,<40%提示心衰。
展开剩余74%瓣膜口面积:正常主动脉瓣口面积3-4cm²,<1cm²提示重度狭窄。
反流信号: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逆流(如二尖瓣反流呈蓝色射流),判断反流程度。
二、诊断心衰:看结构、测功能、查病因
心衰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的综合征,心脏超声可通过以下指标确诊并分类:
1.收缩性心衰(HFrEF)
表现:左心室扩大(舒张末期直径>55mm),EF值<40%。
图像:M型超声显示心室壁运动减弱(如“蠕动样”收缩),二维超声见心室腔扩大。
病因:结合多普勒可识别冠心病(节段性运动异常)或心肌病(弥漫性运动减弱)。
2.舒张性心衰(HFpEF)
表现:左心室正常或缩小,EF值>50%,但舒张功能异常(Ee’>15)。
图像:多普勒显示二尖瓣血流E峰(早期充盈)>A峰(晚期充盈),组织多普勒e’峰(心肌舒张速度)降低。
病因:常见于高血压、老年退行性病变(心肌僵硬)。
3.心衰分期
A期:无结构异常,但存在高危因素(如高血压)。
B期:左心室肥厚或扩大,但无症状。
C期:已出现心衰症状(如呼吸困难、水肿)。
D期:难治性心衰,需特殊治疗(如心脏移植)。
三、诊断瓣膜病:看形态、测血流、定严重程度
瓣膜病包括狭窄(瓣膜开口小)和反流(瓣膜关闭不全),心脏超声可通过以下指标确诊并分级:
1.主动脉瓣狭窄
形态:瓣叶增厚、钙化,开放幅度减小(正常开口面积3-4cm²)。
血流:多普勒显示跨瓣压差增大(平均压差>40mmHg),峰值流速>4ms。
分级:轻度(面积1.5-2.0cm²)、中度(1.0-1.5cm²)、重度(<1.0cm²)。
2.二尖瓣反流
形态:瓣叶脱垂(如腱索断裂)或瓣环扩张(如左心扩大)。
血流:彩色多普勒显示反流束面积>4cm²或占左房面积>40%。
分级:轻度(反流面积<4cm²)、中度(4-8cm²)、重度(>8cm²)。
3.特殊类型瓣膜病
感染性心内膜炎:超声可见瓣膜赘生物(强回声团),伴瓣叶穿孔或脱垂;
风湿性瓣膜病:瓣叶增厚、粘连,呈“鱼口样”改变,常累及多个瓣膜。
心脏超声通过“看结构+测血流+听杂音”,能精准诊断心衰和瓣膜病,是心血管疾病的“透视眼”。患者无需担心辐射或疼痛,检查快速(10-15分钟)、无创,是临床最常用的心脏检查之一。记住:定期心脏超声(如每1-2年)可早期发现病变专业的股票配资平台,避免病情恶化。若出现呼吸困难、胸痛或下肢水肿,及时检查是关键。
发布于:河南省杜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